返回首页 中文版 English Français联系我们
国家级AAAAA级旅游景区 中国水口园林第一村

寻清新雅致之所在 需漫步唐模

2014-04-04 11:19:35作者:

     “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江南的婉约是阳春三月的烟雨,清晰、妙曼、淡雅,如同一个花季的少女,些许调皮、些许浪漫、些许纯真,所谓“沾衣不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在现如今这个充满喧嚣的社会,人们在忙碌之余更多的会想找到古代文人笔下的清新雅致的去处。恰巧,徽州的唐模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它能给你恬静、安详,在那里,你忙碌的心可以静一静、松一松。

      唐模,这个有1400年历史的古村落,因为灿烂的文化,众多保存完好的古建筑遗存以及优美的田园风光令人流连忘返。

      从村东头进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古亭和数棵郁郁葱葱的大树,其中最大的一棵有四五百年的树龄,因电影《天仙配》拍摄时,将它作为槐荫树的原型,而被人们誉为天下第一媒树。其实这些树是樟树,在徽州,人们称之为水口树。所谓水口,通俗一点来理解就是村口出水的地方。徽州人讲究风水,水是聚财的象征,为了聚财,古徽州人一般都会在村头种上一些树,然后建一些亭台楼阁,这样就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水口体系。水口树在徽州人心中不仅有些神秘,更有些神圣的味道,所以人们会不自觉地发自内心去保护这些水口树,这些树便能自由自在的生长几百年。

      紧挨着“槐荫树”的是建于官道之上的“八角亭”,又名沙堤亭,这也是水口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清代遗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现存唯一的一个八角路亭。与八角亭相距30米的地方,同样骑路而建的是一座巍峨的石牌坊,这座被视为村中荣耀的牌坊建于清康熙年间,是为旌表许承宣、许承家一对同胞兄弟接连高中进士而建,称为“同胞翰林”坊。在徽州有谚:“徽州牌坊一座半”一座是指位于歙县城中的许国石坊,半座就是这座同胞翰林坊,因其精美绝伦的石雕艺术而堪称徽州牌坊的经典之作。

      再往前行进便是檀干园了,这个被当地人称为孝子湖的园林建筑是徽州现存私家园林建筑中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堪称徽州古代水口园林建筑的典范之作。园不大,由一座小石桥将几亩大的小水塘隔成两个小湖,两座小亭、许氏文会馆遗构、忠烈庙和碑林亭星罗棋布。因为是仿造杭州西湖而建,又被称之为小西湖。

      据记载,这个园林为清代许家巨富许以诚所建,当时许以诚的母亲因年事已高,但却没有到过人间天堂的西湖,便多次在许以诚面前唠叨,为了完成母亲的心愿,许以诚就花巨资在村头建起了这座小西湖。小西湖最精华的部分当属碑林亭,里面完整地保留了十八块清代的碑刻,书法全部出自米芾、苏轼、黄庭坚、祝枝山、八大山人等古代大书法家之手。小西湖小巧精致典雅,春有艳丽桃花相映,夏有荷花练练,秋有丹桂飘香,冬有梅雪争奇,难怪许承尧会发出:地僻历俱忘、全村同在画中居的感慨。

      当然,仅仅这些宝物还不足以全部涵盖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村的唐模。村中还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高阳桥”、末代翰林许承尧的故居“翰林府”、许氏支词“继善堂”等众多的明清徽派古建筑。村中央还有一条令人驻足其间就会流连忘返的水街。这条水街是整个华东地区保存最完好的,由于整条水街的石板路和水磅以及水街上的各式小石桥均为清代遗迹而最为人称道。

      古代徽州人在建筑上特别讲究风水,所以在村落的规划选址上都经过精心选择,再加上厚重的文化底蕴与徽商财力的支撑,就形成了独特的徽派建筑。唐模也不例外,引一条溪水穿村而过,两岸村民绕水而居,溪水上建有十座小石桥供村民往来,邻水民居还建有许多“美人靠”供村民及往来商旅休憩。而这条小溪的名字也起的特别有文化味道,叫“檀干溪”。诗经有曰: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又因为原来在小溪两边曾种植许多檀树,因而得名。

      漫步于水街之上,或者在溪边的“美人靠”小憩一下,会忽然有一种穿越历史的感觉。水街上的石板路是清代康乾盛世的遗物,几百年来,也不知道留下多少匆匆来往的行人的足迹,那些足迹记录了人们的荣华富贵、得意失意、快乐痛苦、迷茫纠结。想到这些,我仿佛又听到古代进京赶考的布衣、青衫和行色匆匆的徽商的脚步声。人们在追求什么呢?名与利终究会烟消云散,归耕的农家倒是可以诠释人生的真谛。

      你愿意来唐模漫步吗?


 


责任编辑:唐模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 邂逅唐模

版权所有@安徽省旅游集团 唐模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地址: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唐模景区 电话:0559-3548888/3539091 传真:0559-3539091
新浪官方微博:tangmoweibo@sina.com 若有侵权请联系本网。邮件地址:1850110046@qq.com
部分图片、文字来源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本网删除。 皖ICP备12015800号-1 技术支持:黄山时亿网络